在运动的舞台上,短跑以其速度与激情吸引着无数爱好者,短跑过程中高强度的爆发和快速的动作,也使得运动员面临着较高的受伤风险,作为医院的康复师,深知短跑损伤后的康复对于运动员重返赛场的重要性。
短跑常见的损伤部位包括脚踝、膝盖和腰部,脚踝扭伤是较为频发的状况,通常是在起跑或急停时,踝关节突然过度内翻或外翻所致,膝盖损伤如前交叉韧带损伤、半月板损伤等,多因快速变向、急停以及落地时的冲击力引起,腰部则可能由于短跑时的突然发力,导致肌肉拉伤或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。
一旦发生损伤,及时且正确的康复至关重要,对于脚踝扭伤,初期应立即进行冰敷,以减轻肿胀和疼痛,每次冰敷 15 - 20 分钟,每隔 2 - 3 小时一次,使用弹性绷带进行适度加压包扎,帮助固定受伤关节,在肿胀缓解后,开始进行康复训练,如脚踝的屈伸、内外翻活动度训练,增强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,可以通过简单的勾脚、绷脚动作,以及使用弹力带进行抗阻训练来实现。
膝盖损伤的康复相对复杂,以常见的前交叉韧带损伤为例,术后早期需要佩戴膝关节支具,限制膝关节的活动范围,避免二次损伤,在康复过程中,逐步增加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度训练,从被动活动开始,借助康复器械或他人辅助,逐渐过渡到主动活动,进行股四头肌、腘绳肌等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训练,可通过直腿抬高、静蹲等动作来强化肌肉力量,为膝关节提供更好的稳定性。
腰部损伤的康复重点在于缓解疼痛,恢复腰部肌肉的正常功能,患者需保持正确的姿势,避免长时间弯腰或久坐,康复训练包括腰部的伸展、旋转运动,增强腰部核心肌群的力量,可以进行仰卧抬腿、平板支撑等训练动作,帮助稳定腰椎,减轻腰部压力。
康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短跑运动员们需要耐心和毅力,在康复期间,要严格遵循康复师的指导,积极配合训练,同时注意休息,给身体足够的时间来修复和恢复,才能在短跑的赛道上再次绽放光彩,减少损伤带来的遗憾,向着更快、更强的目标不断迈进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