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当今社会,记者是一个充满活力与挑战的职业,他们肩负着传递信息、揭示真相的重要使命,常常奔波于各种新闻现场,面临着诸多职业风险,其中职业损伤较为常见,作为医院的康复师,我深知帮助记者们有效应对这些损伤、尽快恢复健康对于他们继续投身新闻事业的重要性。
记者工作中常见的职业损伤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,身体上,长时间的站立、行走、奔波采访,容易导致下肢静脉曲张、足底筋膜炎等问题,频繁地扛着沉重的摄影设备、背着采访包,会给肩部、腰部带来巨大压力,引发肩周炎、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,在紧急情况下,快速奔跑、攀爬等动作还可能造成关节扭伤、肌肉拉伤,心理方面,由于长期接触各种负面新闻、突发事件,记者容易出现焦虑、抑郁、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问题。
对于身体损伤的康复,首先要注重休息,避免损伤部位过度劳累,针对下肢静脉曲张,可通过穿戴医用弹力袜,促进血液回流,减轻肿胀和不适,每天进行适量的下肢运动,如踮脚尖、勾脚等简单动作,增强下肢肌肉力量,辅助改善血液循环,对于肩部和腰部的问题,要纠正不良姿势,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,可以进行一些针对性的康复训练,如肩部的伸展、旋转运动,腰部的核心肌群训练等,增强肌肉稳定性,缓解疼痛。
当出现关节扭伤或肌肉拉伤时,在损伤初期应遵循“PRICE”原则,即保护(Protect)、休息(Rest)、冰敷(Ice)、加压(Compression)、抬高(Elevation),在损伤缓解后,逐步进行康复锻炼,恢复关节和肌肉的功能。
心理损伤的康复同样不容忽视,记者们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,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,可以通过听音乐、阅读、运动等方式释放压力,舒缓情绪,必要时,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,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。
医院康复师会根据记者的具体损伤情况,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,也会给予他们一些预防职业损伤的建议,如合理安排工作时间,避免连续长时间工作;加强身体锻炼,提高身体素质;选择合适的装备,减轻身体负担等。
希望广大记者朋友们在为社会传递正能量的同时,也能关注自身健康,做好职业损伤的预防和康复,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健康的状态,继续书写精彩的新闻篇章。
发表评论
记者职业损伤的康复指导,不仅是身体复原的关键路径;更是心灵慰藉与重拾热情的重要桥梁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