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球作为一项充满活力与激情的体育运动,深受广大爱好者喜爱,在享受排球运动带来乐趣的同时,也难免会遭遇各种运动损伤,作为医院的康复师,在此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常见排球运动损伤的康复知识。
常见损伤类型及原因
1、肩部损伤:排球运动中频繁的扣球、发球等动作,肩部承受着较大的压力,容易导致肩袖损伤、肩周炎等,比如扣球时肩部过度外展、内旋,就可能引发肩袖撕裂。
2、肘部损伤:传球、击球等动作需要肘部反复屈伸和旋转,易造成肱骨外上髁炎(网球肘)、尺侧副韧带损伤等,长期不正确的发力方式会增加肘部受伤风险。
3、手腕损伤:接球、传球时手腕要承受球的冲击力,容易出现手腕扭伤、三角软骨盘损伤等,手腕过度伸展或屈曲是常见的受伤机制。
4、膝关节损伤:跳跃、落地等动作对膝关节要求较高,可能导致前交叉韧带损伤、半月板损伤等,落地姿势不当、膝关节稳定性不足都可能引发损伤。
损伤后的康复措施
1、休息与制动:一旦发生损伤,应立即停止运动,让受伤部位得到充分休息,避免损伤进一步加重,可根据损伤情况使用支具或石膏进行适当制动。
2、冰敷:在损伤后的急性期(一般24 - 48小时内),每隔1 - 2小时冰敷15 - 20分钟,以减轻疼痛和肿胀,注意避免直接冰敷皮肤,可用毛巾包裹冰袋。
3、康复训练:
肩部损伤康复:早期进行肩部的钟摆运动、被动活动等,逐渐增加肩部力量训练,如弹力带训练,后期进行肩部灵活性和协调性训练,如投掷动作模拟练习。
肘部损伤康复:减少肘部用力活动,进行握拳、伸展等简单动作练习,待疼痛缓解后,进行肘部肌肉力量训练,如弯举练习。
手腕损伤康复:佩戴护腕保护手腕,进行手腕的屈伸、旋转等活动度训练,通过握力器练习增强手腕力量。
膝关节损伤康复:对于前交叉韧带损伤,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膝关节伸直和屈曲练习,逐步增加关节活动度,同时进行股四头肌等肌肉力量训练,提高膝关节稳定性,半月板损伤则根据损伤程度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,可能包括关节活动度调整和肌肉功能训练。
预防损伤的建议
1、充分热身:运动前进行全面的热身活动,包括全身关节活动、肌肉拉伸等,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,降低受伤风险。
2、正确技术动作:掌握正确的排球技术动作,避免因错误动作导致不必要的损伤,可向专业教练请教,不断规范自己的动作。
3、加强力量训练:通过针对性的力量训练,增强肩部、肘部、手腕、膝关节等部位的肌肉力量,提高关节稳定性。
4、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时间:避免过度疲劳和连续高强度训练,给身体足够的恢复时间。
排球运动损伤虽难以完全避免,但通过了解常见损伤类型、掌握正确的康复措施和预防方法,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损伤的发生,并在受伤后尽快恢复,继续享受排球运动的魅力。
发表评论
排球爱好者必备!科学指导,助力快速康复运动损伤。
添加新评论